乌龙指背后是否有内幕交易
风控系统为啥失灵?光大证券虽然出了相关公告,但市场各方仍不免疑问重重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廖敏 唐志强
虽然说光大证券承认对此次大盘异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其“使用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的言辞,也引来了市场各种猜测,有传言称“有70亿神秘资金走了光大证券的自营通道”,“光大证券在买入ETF时下单乌龙出错”。光大证券在期货空单上大幅增仓的行为,更是令人联想起“操纵交易”。不少投资者以及市场分析人士,将疑问的目光投向了光大证券以及监管部门
疑问1
70亿元交易如何产生的
对于光大证券方面“使用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的说辞,很多股民都表示质疑。
据介绍,光大证券购买上证50ETF指向标的股票时,内部套利系统根据有关ETF“一揽子股票”标的组成,对应自动生成所需买入股份的量。
交易员原本准备购买3000万份ETF,只要在交易系统中输入3000万股股票,系统将自动朝有关标的股下单。因为股票买卖系统的最小单位为手,即100股,此刻下单的数字为30万手。但交易员不小心将3000万手当成3000万股输入股票买卖系统,使得有关交易放大了100倍,引发权重股集体冲击涨停。
有网友质疑这一说法,称按照证券公司规定,交易员的权限只有2亿元,怎么可能不小心导致70亿元的交易额产生。
东北证券南宁营业部谢晓春认为,交易员失手输入3000万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疑问2
风险控制为何失灵
邕城资深证券分析师邓先生认为,问题可能出在风控部门的严重疏忽上。首先,自营盘下单,一定要经过自营策略投资部门的复核才能提交。按道理来说,复核的过程中应该能看得出问题,这说明要么复核很随意,要么风控部门根本没有复核。此外,光大证券自营盘为什么会有高达70亿的资金呢?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提到,对于券商的自营盘来说,只要能够盈利,筹到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并不难,而且还可以游离在券商自身的风险监控体系之外。据介绍,因为套利交易属于高频交易,获取高额收益的投资机会稍纵即逝,如果纳入公司风控系统的话,交易时需履行内部审核手续,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交易效率和收益。因此,有些券商将自营盘的操盘权下放给负责的部门,由他们根据投资策略制定大的投资方针,具体操作时可以权宜从事。
此外,目前券商自营账户并非保证金账户,而是信用账户。也就是说,光大证券自营盘实际占用的资本金规模可能并不大,但考虑到股票质押融资等因素,可动用资金的规模会在100亿以上。
通过这些情况不难看出,整个券商的自营投资业务或许都游离在风险监控之外。只不过,大多数的交易行为没捅出类似光大证券乌龙指这么大单的事情而已,也就没有被外人更多地注意到。
下一页 |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页 |
(支持“←、→”键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