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瑞士洛桑1月9日电 洛桑的“奥运家园”梦想——第三届冬青奥会开幕式侧记
新华社记者刘旸、苏斌、刘曲
两位60后,两位80后,一位90后,一位00后,六名瑞士冰雪运动员在洛桑沃州体育馆里完成了最后一段火炬传递,14岁的花滑女孩吉娜·策恩德点燃了第三届冬青奥会开幕式的圣火。
场馆大屏幕上播放着圣火传到本届赛会8个赛区的画面,现场响起英文抖音神曲《跳舞猴子》,赛会吉祥物“约德里”加入年轻人欢乐的海洋。
洛桑,国际奥委会以及60多个国际体育协会和组织总部所在地,享有“奥运首都”盛名,国际各大体育赛事主办方的后花园,终于迎来属于这个城市自己的第一个奥运赛事,成为名副其实的“奥运之城”。
2019年9月竣工的沃州体育馆,本届冬青奥会的冰球赛场,也是瑞士国家冰球联赛洛桑冰球队的主场,同时还将举办今年的冰球世锦赛。9日晚,这里用一场冰上歌舞,围绕“家园”主题,讲述7个事关成长教育和奥运精神传承的故事,正式开启赛会大幕。
承办雪车、钢架雪车、雪橇和速度滑冰的圣莫里茨赛区同时举办分会场开幕式,画面时而同步直播到主会场大屏幕。777个运动员,79个代表团官员以及20位来自国际奥委会的代表参加洛桑主会场的开幕式。225名运动员参加圣莫里茨赛区的开幕式。两方运动员和观众隔空互动,激动的情绪互相感染。
瑞士著名电视节目制片人西蒙·阿克曼是开幕式演出的总策划和出品人。他的主创团队包括两位优秀的分篇章导演,一位是负责舞美、瑞士多个热播娱乐节目的导演纳丁娜·因博登。她的代表作品包括“世界精英模特大赛”以及名为“年轻舞台”的马戏艺术节。另外一位是大型演出《冰上艺术》的导演奥利弗·赫纳,他曾是瑞士著名花滑运动员和教练,参加过7次欧锦赛和8次世锦赛。
演出从浓密雾气中走来的雪山精灵开始,冰场上出现了瑞士常见的小木屋。这种阿尔卑斯山区特有的小屋是冰雪运动员生活的一部分,“家外家园”根植在当地文化中。小屋可以用来家庭朋友聚会,训练后放松,躲避寒冷和雨雪天气,代表着温暖与友善。
在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名曲《四季》的美妙旋律中,2006年都灵冬奥会银牌得主、瑞士花滑运动员斯特凡纳·兰比尔用优美的冰山舞蹈,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一运动。
下一页 |
第 [1]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