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媒体行 > “画好同心圆 唱好双城记”——2020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记者重庆行 > 要闻聚焦 > 正文

重庆高新区 立足大数据智能化 全力打造产业新生态

2020年09月24日 09:12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编辑:李香莹

一场发布,擘画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宏伟蓝图;一场展览,特斯联“超级智能终端”泰坦系列机器人、中电科“电科智驭”无人平台智能管控系统等新产品、黑科技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四项赛事,开启交流新窗口,构筑产业新生态;五场论坛,触摸科技前沿,分享成果经验,为产业发展集众智、汇众力……

刚刚过去的2020年线上智博会,重庆高新区以一系列精彩活动彰显了科学主题,展现了高新魅力,增强了产业吸引力——共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额达1012.4亿元,包括中国平安、IBM等世界500强,中电科集团、国药集团等知名央企,苏交科、泰格医药等优质上市企业,百度、小米等互联网科技龙头,招商交科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

近年来,重庆高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牢抓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扣西部(重庆)科学城发展定位,不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着力提升产业能级、厚植发展优势,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新作为。

  科学大道效果图

把握新方向 抢占新高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创新动力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

走进重庆高新区台晶(重庆)电子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上百台精密加工、检测仪器高速运转——这里专门加工生产石英晶体谐振器及石英晶体振荡器,经过分拣、加工、封装、检测等一系列制造工序,只有芝麻大小的成品才最终呈现在人们眼前。

“别小瞧这个小东西,它是电子产品零组件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性电子、网络数据传输、电信通讯、汽车产业等领域。”台晶(重庆)电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首批入园企业,台晶(重庆)电子有限公司已成为重庆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力军。自2013年量产以来,首年产量1.6亿颗,以年复合成长率27.1%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产量将达10.8亿颗,营业收入达3.7亿元左右。此外,随着华润微电子、SK海力士、英业达等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壮大,也直接带动重庆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档发展、加速集聚。

  联合微电子8英吋特色中试工艺平台

近年来,重庆高新区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奋力打造新时期重庆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牢牢把握数据化、智能化产业发展方向,高标准打造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等载体,正加快形成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全市唯一的“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

如今,高新区正加快形成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集聚了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平安、百度、小米、浪潮等一批研发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初步集聚的产业发展格局。

产业集聚,蓄势勃发。今年1-8月,高新区直管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利润总额增长50.3%。高技术制造业企业57家,产值达1422.8亿元、增长16.4%,绝对额占规上工业产值的90.3%,高技术制造业单个企业产值和贡献率双高,战略性新兴企业产值1373.3亿元、增长15.6%,绝对额占规上工业产值的87.2%。

  富士康显示器智能组装“灯塔工厂”管理平台

集聚新资源 激发新动能

科学是永恒主题,创新是最强旋律。“高”和“新”是高新区发展壮大的生命线。

今年6月,重庆高新区企业东方鑫源集团有限公司高薪聘请了国内外专家、技术人才成立“鑫源工业智能化研究院”,着手研发与数字化智能化相关的新产品,企业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创新及人才储备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公司注重创新要素集聚,企业发展势头迅猛,2019年已实现百亿营收。”鑫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一家摩托车生产企业成长为横跨制造、金融及智慧物流的百亿级企业,鑫源的蝶变是重庆高新区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创新生态体系的生动写照。

对标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要求,高新区把握科学主题,围绕“五个科学”“五个科技”,即开展科学教学、加强科学研究、深化科学实验、完善科学设施、集聚科学机构、培育科技人才、壮大科技企业、发展科技金融、推动科技交易、促进科技交流,深化产业方向研究,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集聚创新要素,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路径、重点项目、关键技术等,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充分激发企业、高校、孵化载体创新创业活力。

  台晶(重庆)电子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 李野 摄

据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高新区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主动对标国内外创新高地,实现了产业链、人才链、技术链、资本链的全面对接。结合现有产业链及企业需求,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企业孵化体系,推动斯坦福大学创新孵化器等一流孵化加速器落地建设,争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区,参与全球创新链、价值链分工。

同时,高新区还积极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聚集高端研发机构,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组建一批产学研综合体。联动国家级新区、国家高新区、国家经开区,强化制度共振、政策共通、成果共享,推动科技人才柔性流动、科研资金跨园使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跨区域共用,与成都共建西部科学城和成渝科创走廊,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

以新科学催生新技术、新技术转化新成果、新成果孵化新经济、新经济引领新城市,重庆高新区正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改革开放先行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区,最终成为“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

改革激发“老字号”新活力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离不开“创新”二字,其中科技赋能更是重中之重。

在重庆高新区方正高密电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设备依靠智能管控,为数不多的员工对着电子看板操作,几乎没有多余动作。

通过系列数字化改造,用工率下降15%-20%,产品良率提升至90%以上,公司年产值近10亿元,数字化程度达业界领先水平。

而这样的数字化车间,在重庆高新区并非个例,广达数字化车间、英业达智能工厂……智能化、数字化正为企业生产提“智”增效。

近年来,高新区加快打造制造“升级版”,把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战略任务,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工业互联网建设卓有成效,两化融合推进有力。

今年以来,高新区共对52家企业实施了智能化改造,8个项目获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工厂认定,15家企业共23个项目入选市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项目名单,争取市级政策资金支持4194万元,智能化工厂数量和争取市级资金金额位居全市前列。

链接》》

数字看成效

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1-8月,高新区直管园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75.1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17亿元,集聚规上工业企业244家。战新企业产值1373.3亿元、增长15.6%,绝对额占规上工业产值的87.2%。

创新平台加快搭建。推进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建设,获批全国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增至5个。设立总规模300亿元的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西南首只2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加快建设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6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成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博世工业4.0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61个。国家级孵化载体增至5个,全市获评A类的2个国家级孵化器均在重庆高新区。

创新主体加快引育。高新技术企业、市级科技型企业数量分别增长12.3%、44.8%,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增长35.7%,6名高层次人才、14个研发团队入选“重庆英才计划”。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企业产值分别增长12.4%、11.7%,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40.5%、绝对额占全市比重超80%。

研发实力不断增强。研发经费支出占比提升至4.8%、高出全市3个百分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至42.3件、为全市4倍,59项成果获2019年市科学技术奖,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开放型经济逆势上扬。1-8月外贸进出口总额1884亿元,增长12.4%,绝对额占全市47.3%。

文图/张伟 林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