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致富路 阔步奔小康
——中直、区直单位定点帮扶凌云县综述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韦鹏雁 通讯员 韦 轩
时下,1公斤生八角涨到15元左右,凌云县的八角种植户们乐开怀。凌云现有八角林面积24万亩,覆盖3842户贫困户17289人,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今年1月,乐业至百色途经凌云的高速路建成通车,加上乡村道路的升级,收购八角的客商多了,价格水涨船高。
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自治区财政厅、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等中直、区直单位定点帮扶凌云县。各单位尽其所能,为凌云及帮扶点修通发展道路,理清发展思路,拓宽增收门路。2016-2019年,凌云10384户47552贫困人口脱贫出列。
修通发展道路
凌云物产丰富,但交通一直是发展的瓶颈。广西交投集团帮扶期间,正值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建设期,该集团推行“建管养”扶贫一体化模式,将建设、运营管理、养护维护与社会扶贫统筹综合谋划——收费站的设置,充分征求沿路群众意见;服务区建设统筹考虑帮助群众打通扶贫产品销路;开展企村联建,打造“一路一品牌”,直接参与扶贫。该集团还投入50多万元,为下甲镇峰洋村弄祝屯、弄棚屯修建了5.7公里道路,结束了当地群众出行靠走路、运输靠肩挑马驮的历史。
各帮扶单位整合资源,着力改善定点帮扶村的交通等基础设施,让贫困地区群众走出山门。
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争取和协调各类财政扶贫资金8000余万元,支持贫困村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防洪河堤、通屯道路硬化等项目。
自治区财政厅统筹整合上级专项、粤桂帮扶、县级专项等资金1.33亿元,帮助凌云打赢脱贫攻坚战。
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推动伶站瑶族乡平兰村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水柜、水网解决4个高山寨子季节性缺水问题;推进村屯道路硬化,让群众彻底告别出行难。
理清发展思路
各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扎实深入调研,回应群众关切,帮助联系点查摆问题,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
2018年10月,吴小剑从自治区财政厅到泗城镇腰马村任第一书记。他一驻村就进入状态,进村入户访贫,寻找致贫原因。在摸清情况后,结合实际情况因屯施策、因户施策,采取“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帮扶责任人+贫困户”的“3+1”模式,面对面征求意见,尊重实际、兼顾长远,制定了229户入户帮扶规划。针对腰马村油茶产量低的情况,吴小剑引导农户进行油茶低改400亩,新种200亩;新发展沃柑240多亩,牛心李5000株。产业升级的同时,带动135户贫困户持续增收。
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领导班子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定点扶贫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指导意见。该局帮扶的4个村各有亮点,其中西秀村成为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那合村成为“生态宜居”红旗村,磨贤村成为“产业兴旺”红旗村。
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注重顶层设计,主动编制定点扶贫工作方案、产业发展工作建议,增强贫困村可持续脱贫能力。同时发挥开发性金融扶贫作用,累计授信凌云扶贫贷款29.4亿元,发放贷款22.1亿元,扶持该县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学校等民生工程建设。
拓宽增收门路
路通则人通,人通则财通。完备的基础设施、科学的发展思路,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
下甲镇峰洋村李景全家出了3个大学生,在当地传为佳话。他高兴之余压力也大,每年孩子学费生活费等要5万元。李景全说:“全靠这些年种桑养蚕来的钱。”他流转土地种了20亩桑叶,是当地有名的养蚕大户。
广西交投集团出资37.5万元补助41户蚕农建蚕房,全村桑园从几百亩增加到3200亩,蚕农群众从10多户增加到250户。
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协调引进项目资金,建设西秀村生态流水鱼塘,发展百香果70亩;打造那合村那瓜屯桑蚕示范基地,新建集体蚕房76间,完成油茶低改2700余亩;百陇村扩大生态养鸡场规模,成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建成茶油加工坊。
广西财政厅牵头筹措资金,在伶站瑶族乡陶化村弄洞坳口建设安置点,2019年7月16日,弄新屯27户133人入住,解决了住房难题。在后续扶持中,财政厅引导陶化村与龙头企业合作,建设百香果园300多亩,让搬迁群众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引导平兰村建成200亩草珊瑚产业基地,项目可持续收益30多年,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带来30万元以上收入。引进公司发展750亩油茶基地、150亩百香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