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国经济“成绩单”15日出炉,多重风险挑战下,部分指标增速有所减缓,但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发展韧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状况总体稳定。受疫情影响,各大经济体遭受打击。而我国经济保持相对稳定,稳步发展,这是利好消息。
经济基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国家的任何活动皆离不开经济。经济实力可以体现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话语权,稳定的经济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钥匙”,把握经济之脉畅通运行,可活络国家之“筋骨”。
经济发展须立足本土。年关将至,“危”仍未除尽,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明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持续加快国内大循环主体建设步伐。当前经济稳定运行仍是发展的优势,应借势继续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此外,仍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进”为核心,以“稳”作底气,继续往利好方向“驾车驰骋”。近期,世界在疫情依然严峻,特别是变异病株的肆虐下,经济的下行状态难以扭转,导致世界供应链脱节,世界运输体系的稳定面临巨大挑战。而我国针对供给端脱节这一问题,找出关键问题所在,通过合理分析提出“保供稳价”等并落地实施,取得有效治理成果,这是立足本土之反映。
经济发展亦要有全球视野。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世界经济的十字路口,也处在中国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后30年的冲刺阶段。这既是中国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也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阶段。“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调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责任为国际经济问题贡献应有的力量,在帮助国际社会共同恢复经济的基础上,为自身经济发展谋取机遇。要明确把中国力量的国际作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助国际经济系统运行趋向常态化,发挥关键作用化解世界经济的“潜在危机”。
自本土而观世界,经济发展视野须开阔。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瘟疫。这两个“百年”交融在一起,使世界疫情前的存量问题和疫情之后的增量问题交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导致的大变局叠加,个中风险陡然上升。经济发展趋势虽然有可预见性,但并不代表着未来道路畅通。在当今世界环境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影响下,亟须进一步开拓自身视野,吸取过去经验,多方位、深层次的分析问题,才能真正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李杰锋)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的文章均系广西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广西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