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东兴打造“红姑娘”红薯产业助村民增收

广西新闻网东兴5月6日讯(记者 周隆富 通讯员 谭海东)5月5日,在东兴市江平镇江龙村福珍“红姑娘”红薯种植基地里,10余名村民在忙碌着挖红薯。去年10月,在收割完田里的稻谷后,基地又将“红姑娘”种下,直至这个月开始采收。

“收完红薯,我们又马上翻耕种水稻,到了10月份,又将种红薯。”基地负责人刘福珍笑着说,不能让田地有闲置的时候。

东兴“红姑娘”红薯进入丰收季。记者 周隆富 摄

福珍种植基地成立于2018年,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将附近村民闲置撂荒的土地盘活。2022年,该基地早稻种植面积约1100亩,其中灭荒复耕面积100多亩。前年10月份开始,福珍基地尝试在稻谷收割之后种植“红姑娘”红薯,收益不错。去年10月,基地扩大90亩的“红姑娘”种植面积,今年140亩红薯的利润将超过40万元。

基地有了收益,村民们自然也“沾光”。村民廖青将10亩土地流转给了福珍基地后再去务工,每天130元的酬劳,让她每年增收接近4万元。基地每年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吸收了附近村庄不少的闲余劳动力就业。

东兴红薯产业带动了农户致富增收。记者 周隆富 摄

刘福珍介绍,基地里种植的“红姑娘”很受欢迎,主要销往广西区内,以及广东各市。当天她接到了2000多公斤的订单,村民们帮采收后将通过线上发给客户。

早在此前,东兴“红姑娘”已经在市场上“火”了,并于2010年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品牌称号。近年来,东兴市通过引进专业公司,从优质种苗培育上发力,在脱毒种苗繁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在东兴市15个村推广种植了1500亩“红姑娘”脱毒种苗品种,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附近村庄闲余劳动力到基地里务工。记者 周隆富 摄

东兴市农业农村水利局种植股股长成美华介绍,下一步,东兴市将围绕品种保护、品牌打造和标准化实施“红姑娘”红薯保护工程,加大新品种培育力度,依托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全面推行“农产品地理性标志+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