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主题为“壮美广西 生态农业”的广西桂字号农业品牌宣传片亮相央视《新闻30分》栏目,首次播出的品牌为沃柑+沙糖桔、罗汉果+六堡茶,为全国人民带来了富含八桂壮乡特色的视觉享受,进一步打响了“桂字号”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该主题的第二波宣传片——柳州三江早春茶+贵港富硒小龙虾将于5月13日至31日期间,逢单日在《新闻30分》广告时段播出。届时,广大观众可以通过电视大屏收看到来自广西的“夏之盛宴”。
近年来,广西农业品牌建设力度空前,“桂字号”农产品品牌发展进程加速。2022年,广西累计认定5批次共503个农业品牌,其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86个,农业企业品牌164个,农产品品牌253个,总产值1484亿元,品牌总价值超过4450亿元。
好山出好茶 三江早春茶
三江早春茶以“早”著称。三江侗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优良,所处经纬度被国际公认为“黄金产茶区”,独特的环境条件,促进三江茶萌芽早,比国内市场早上市20天左右,对抢占早春市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江早春茶。通讯员 龚普康 摄
近年来,三江依托开采“早”的生态优势,通过加强基地建设,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实行规模化经营,加强品牌宣传与营销,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的宣传和营销,加强茶文化建设,全面统筹推进三江早春茶产业发展。
据统计,目前三江茶叶种植面积约21万亩,茶叶产业覆盖全县162个行政村(社区),茶农人均茶叶年收入达5850多元。
为保障品质,三江早春茶选用中、小叶茶树良种以及当地群体种,配套相应的种植、肥培管理、树体管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栽培措施,以4月5日前采摘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按照摊青、杀青、揉捻、理条、干燥等工序制成具有三江早春茶品质特征及行业标准的直条形绿茶产品。
茶乡风采。三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同时,三江通过对三江早春茶品牌进行顶层策划、建立品牌制度、加强品牌运营等,全力推进三江早春茶品牌建设。先后荣获“华茗杯”“中茶杯”等300多个奖项,荣获“2021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竞争力新锐品牌”和“2022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竞争力新锐品牌”。2021年全国“百县、百茶、百人”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先进典型公益推选活动中,三江早春茶获评“百茶”称号。
此外,三江积极推动茶旅融合,以茶为媒,以节会友,充分展示茶乡风采,促进文化交流,扩大经贸合作,努力实现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探索出一条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崛起之路。
好水产好虾 贵港富硒小龙虾
贵港位于广西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中部,拥有耕地面积391.48万亩,土壤含硒量在0.77毫克/千克以上,并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冬暖夏凉,让贵港养殖小龙虾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贵港富硒小龙虾。贵港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贵港市通过发展反季节富硒小龙虾养殖,于每年9月投放种虾,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虾苗分田,2月中旬至4月中旬春节消费旺季和小龙虾销售空档期上市,鲜虾供不应求。
为推动产业发展,贵港市高位推进,实行四级书记抓稻虾产业,制定了《贵港市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2022-2025年主要目标任务、重点工程等内容;推广使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切实做到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确保广大民众消费安全。
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贵港市通过“稻稻虾”模式,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实现“稻渔结合、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22年贵港全市建成稻虾田13.29万亩,成品虾稻虾产量达1500万斤,产值7亿元以上。预计2023年小龙虾产量1.6万吨,鲜虾销售15亿元以上。
贵港市大力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围绕打造“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目标,对“贵港富硒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进行详细规划与设计。目前,“贵港富硒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预估品牌价值达30亿元。
贵港市通过“稻稻虾”模式推动生态农业发展。贵港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除了横向拓展稻虾产业发展空间,贵港市不断探索,推进虾稻米与休闲、度假等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农旅结合的新形态。通过发展小龙虾预制菜产业,鼓励和扶持小龙虾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贵港小龙虾交易中心等,纵深推进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
据介绍,贵港市提出“十四五”期间实现稻虾综合种养面积50万亩,鲜虾年产量7.5万吨以上、鲜虾销售收入产值37.5亿元以上,至2025年,力争全市创建连片300亩以上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50个以上,实现稻虾产业百亿产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