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平乐5月23日讯(通讯员 刘慧敏)近年来,平乐县青龙乡驻村工作队坚持人民至上,认真履职尽责,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出实效、见真章。
做好“加法”,建强堡垒聚合力
把建强党支部作为推动工作的原动力,按“六有”标准完善平台设施,对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修缮改造,规范设置门头、指示牌、背景墙等标识,全面加强支部阵地建设。严格党的各项组织生活制度,推行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将党员与致富带头人结对子,把2名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3名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为党员队伍不断注入生机活力。强化示范引领作用,高标准打造塘边山村党建示范点,建立“党员带头,村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工作推动机制,通过出谋划策、集资捐款、投工投劳、争取项目等方式,汇聚多方力量办成事,激发党建活力。
做好“减法”,夯实基础筑防线
严格遵守选派工作要求,主动深入村落走访入户,快速熟悉村情村貌,自制村情民情一览表,重点标记监测对象、特困供养户等特殊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扎实开展动态监测预警和适时精准帮扶,坚持“日摸排、周汇报、月研判”制度,全面开展摸底排查,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型、资源条件、发展需求等方面情况,优化完善帮扶措施,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通过集体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定期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学习,学懂弄通相关政策并积极推动落地,2022年帮助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7个,申请小额信贷发展产业116户,安排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02人。
做好“乘法”,聚焦产业促发展
围绕产业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大力宣传产业奖补、一次性种粮补贴等惠农政策,鼓励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大力发展优质稻、香芋、花生等特色产业,激发脱贫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的内生动力。针对大刚村石崖茶产茶率不高等问题,联合村“两委”干部组织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种植经验,邀请县乡农业专家进村培训,改良种植方法,2022年我乡石崖茶产茶率由原15%提升至25%,提高产业发展效益。利用平乐石崖茶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名片,积极谋划打造石崖茶产业园,向后盾单位争取资金支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元以上。
做好“除法”,化整为零稳治理
坚持党建引领抓基层治理,建立“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党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全乡8个行政村划分为56个网格,收集村情民意41条,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90余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立足村情实际,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完善村规民约,把规范日常行为、维护公共秩序、引导民风民俗等内容增加到村规民约条款中,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常态化开展日巡夜访、警情通报会等工作,对苗头性问题进行全面摸排,对群众不满意的、有意见的或者不清楚的方面做好政策解读,做好思想疏导和矛盾化解工作,成功调解各种纠纷36起,有效支持平安青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