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靖西:“土专家”成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

广西新闻网靖西5月24日讯(通讯员 赵福播)“采花时要摘下整个花梗而不能切割,否则切割后的地方容易腐烂并传染到根部,还会抑制新花芽的萌发......”5月23日,在靖西市渠洋镇怀书村花卉基地,怀书村党支部书记韦正规在指导村民规范采摘非洲菊。他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更是靖西市里有名的“土专家”。

2018年,韦正规发现非洲菊不仅适宜当地种植,市场行情也十分广阔。经过一番考察,他决定在花卉产业上下功夫,带领村干部学习先进经验,并引导村民流转闲置土地种植非洲菊花。如今,这片“花海”已发展成为集旅游、摄影、采摘、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乡村特色产业,让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这正是靖西市以“土专家”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乡村要振兴 人才必先行。近年来,靖西市通过“培、引、召”办法,激励村干部、能人创办领办集体增收项目,推进乡村振兴。不断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广泛吸纳农村能人入列,并成立19个乡镇绿领人才工作站和返乡青年创业基地,为做好乡村人才“引育留用”工作、发展产业提供坚实支撑。目前,靖西市在烤烟、桑蚕、水果和猪等“三种一养”主导产业储备人才2458人,选拔“土专家”113人,为乡村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同时,该市突出抓好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头雁”论坛、支书能力培训班,以亮绩打擂、打练观摩等各种措施,深化“开门一件事”“书记领办项目”,不断提升头雁队伍履职能力。

除“育头雁”外,靖西市着力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的能力水平,并将培训赋能作为重要切入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模式,进一步强化“土专家”、致富带头人培训,提升乡土人才的引领带动能力。深化“三联三培养”工作机制(干部联村、村干联屯、党员联户;每个村每两年至少把1名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把1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1名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或村级后备力量)。目前,靖西市共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1387人。

得益于乡村人才“引育留用”工作和“土专家”的引领,靖西市特色农业得到了多业态发展,有效地助推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前,全市282个村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产业发展格局。2022年,全市烤烟、桑蚕、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6.2万亩、18.2万亩和18.9万亩,实现生猪出栏27万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8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综合质量排名百色市前列。

“我们推动黄牛养殖、桑蚕养殖、土鸡养殖、黄金百香果种植、沃柑种植、脐橙种植等六大特色产业发展,2022年全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75万元。”康和村党支部书记、“土专家”黄发矿说,康和村以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为重点,积极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党员示范户+脱贫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强村富民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