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地评线】桂声网评:治理石漠化让石山变“金山”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曾几何时,这是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真实写照,生态之脆弱,民生之艰难,由此可见。

石漠化也被称作“地球之癌”,广西石漠化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三位,分布在河池、百色等10市78县(市、区)。土地贫瘠、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增收无门,石漠化问题既是严重的生态问题,也是事关群众幸福的民生问题。面对如此难题,改变势在必行,要想让当地群众过上好日子,就得治好“地球之癌”,就得从石头缝里“淘金”。

近年来,广西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一方面推动石山披上绿装,一方面紧抓绿色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广西实际的石漠化科学系统治理的有效路径。2022年底发布的全国第四次石漠化调查结果显示,与上个调查周期(2016年)相比,广西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8万公顷,净减31.5%,占全国减少总面积的14.5%,其中重度、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居全国第一;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居全国第一。这是一组了不起的数据,尤其是两个极其亮眼的“第一”,不仅是广西石漠化治理的高分答卷,也藏着无数群众的幸福笑容。

石山变“金山”,是落实“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漠化地区,山都光秃秃的,显然不是绿水青山,也就不能变成金山银山。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广西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生态保护与增收并重,曾经的荒山变得绿意葱茏,群众增收的渠道日益丰富,上演了一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好戏。

石山变“金山”,是因地制宜结出的累累硕果。石漠化要治,但是怎么治却是难题。各地的情况不同、资源不同,如果简单地“一刀切”,效果可能就要打折。哪里适合封禁保护?哪里适宜人工治理?广西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最终开出了效果极佳的石漠化治理“良方”。弄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探索出“山顶林、山腰竹、山脚果和药、地上粮和桑”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平果市开展以剑麻、火龙果种植为主的石漠化综合治理科研项目,融安县大力提升“中国金桔之乡”的品牌效应……各地都有管用的实招,最终换来的便是绿进石退、腰包鼓鼓。

石山变“金山”,是胸怀群众的充分体现。石漠化不治理,老百姓守着大山收入微薄,而且随时面临泥石流等危险,这显然不是幸福的好日子。始终胸怀群众安危和幸福,年复一年地治理石漠化,这期间不可能都顺顺利利,但是认准了是造福群众的事,就坚定不移地干下去,“攻克险途的路难走,但每一步都不白走”,正是时刻想着群众,正是有着一股劲头,交出的答卷群众就由衷地叫好。

治理一方石山,换来一座“金山”。广西的石漠化治理经验,对全国都具有参考价值。不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谋在长远,如何继续做好治理工作,如何保持治理的成效,如何让群众持续增收,石漠化治理的“后半篇文章”依然期待精彩答案!(高永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