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地评线】桂声网评:以统一大市场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对外发布。这份重磅文件指引各地区和各部门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从要求做的、禁止做的、鼓励做的三个维度,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不断增强和巩固中国大市场优势,为高质量发展聚合力、添动力、增活力、提效力。

长期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存在诸多阻碍市场统一的因素,其中交通瓶颈宛如一道坚固的屏障,严重阻碍了资源的顺畅流通。东部沿海地区的先进技术与资本,难以迅速抵达中西部地区,滋养当地产业;而中西部丰富的原材料与劳动力,在向东部输送时也时常遭遇梗阻。《指引》明确提出要破除交通基础设施瓶颈,这一举措切中要害,将为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打通“任督二脉”。

例如,在新能源产业中,西部丰富的锂矿资源产地与东部先进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中心,通过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紧密合作,不仅能够大幅缩短原材料的运输时间,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显著提升整个新能源产业全链条的生产效率,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成本优势,推动产业不断向高端化迈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监管与政务服务标准不一致,同样是横亘在市场统一进程中的一块巨石。企业在跨区域经营时,往往会陷入不同标准的“迷宫”。不同地区对同一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认证流程等存在差异,这使得企业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适应各地的规则,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

《指引》要求统一数据采集标准、格式、字段以及政务服务关键内容,这一举措将彻底重塑公平、统一的市场生态环境。以电商行业为例,标准统一后,电商企业能够依据一套成熟的运营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拓展业务版图。从商品上架审核到售后服务流程,都能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运作,极大地提高了运营效率。这不仅有助于加速线上市场的深度融合,还催生出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一系列新兴商业模式,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有力地推动了消费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出于保护本地企业的狭隘目的,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外地优质企业进入。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壁垒,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抑制了行业的创新活力。《指引》中的禁止性规定,为市场竞争明确划出了不可逾越的红线。随着这些不合理的区域壁垒被逐步拆除,市场竞争将回归到公平、公正的本质。这将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加大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投入,从而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产业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指引》鼓励有条件地区先行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长三角地区在物流一体化方面的率先探索便是成功范例。通过建立区域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货物快速转运与配送协同,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效率。这种先行先试的经验,不仅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其他地区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全球化的宏大叙事中,全国统一大市场绝非“闭关锁国”,而是以开放包容之姿拥抱世界。通过优化统一、规范、开放的内部市场环境,能够吸引更多全球高端要素汇聚中国,让外资企业更便捷地与本土企业开展合作竞争,促进国内产业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场关乎经济命运的深刻变革,其在促进要素流动、规范市场秩序、激发创新活力、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协同发力,正汇聚成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引领中国经济驶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新彼岸。(孔德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