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时政 > 聚焦2025全国两会 > 关注广西 > 正文

履职故事丨蓝淋代表:传递基层声音 推动非遗传承

2025年02月28日 09:58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记者 何明华 编辑:徐世杰

新闻眼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一年来,在桂全国人大代表、住桂全国政协委员肩负着全区各族人民的期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履职,为百姓传心声、为发展谋良策,奋力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广西云-广西日报2月17日起推出“履职故事”栏目,宣传他们的履职作为,记录他们的履职心声。敬请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壮绣是壮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活化石”。2月25日,走进南宁市马山县“壮美坊”工作室,茶巾、手工包、衣裙、绣花鞋等刺绣成品琳琅满目,水波纹、太阳星芒纹、花草鸟兽等纹样图案,在灯光照射下栩栩如生。

蓝淋正在刺绣。

一方刺绣桌前,全国人大代表、壮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蓝淋正精心雕琢着她的作品。一根绣针、一团彩线、一块绣布,在她手里针尖“生花”,一幅幅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跃然布上。

“之前,我更多关注的是手上的技艺,如今关注整个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我责无旁贷!”蓝淋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肩负着更大责任,要让壮族刺绣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帮助更多人实现共同富裕,为民族文化传承和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在履职过程中,蓝淋始终心系非遗保护传承,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与各行业代表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经过充分调研,我深刻感受到非遗传承面临的瓶颈。”蓝淋说,传承人青黄不接、年轻人对非遗兴趣不足、传统传承模式受限等问题比较突出。

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蓝淋书面提交了关于加大力度支持广西开展面向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合作、推动少数民族文旅强区建设的建议,以及关于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问题和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重视。

蓝淋在人民大会堂外留影。

“在文旅部的支持下,首届中国—东盟(南宁)非遗周在南宁市成功举办,我的意见和建议落了地。”蓝淋说,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她建议在全国各个城市闹市区、市中心、网红打卡点、热门旅游景点等设立集展示与销售为一体的非遗展示馆,展示各地非遗项目,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复。

“我将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做好桥梁纽带,把基层声音带到全国两会。”蓝淋履职信心十足,动力满满。

蓝淋表示,她将带着新的建议参会,计划提交关于“民俗文化+非遗体验”助力文化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建议:鼓励支持各地文旅部门充分挖掘当地民间民俗文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形成系列文旅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大力支持加大非遗工坊建设,让游客在各种节庆活动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增加游客的参与感、体验感和满意度,从而提升当地文旅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