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区域 > 防城港 > 正文

砍倒一棵树有多“贵”?这场庭审让学生亲眼看见生态“账单”

2025年05月23日 19:25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记者 杨康 通讯员 刘书妮 编辑:苑长军

5月19日,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第三中学的20余名学生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人民法院防城人民法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文明主题研学活动。部分全国、自治区、市、区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执法监督员,相关行政机关代表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防城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滥伐林木犯罪案件。

“防城区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在开庭!”随着法槌庄严落下,一场滥伐林木刑事案件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庭审中,合议庭成员凭借深厚的法律功底和敏锐的逻辑思维,驾驭把控庭审节奏,每个环节都彰显着司法审判的公正、专业与庄严。学生们时而眉头紧锁,专注倾听;时而若有所悟,认真记录……

当进入到庭审最后陈述环节,被告人声音颤抖,眼中满是悔恨:“我已认识到滥伐林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今后一定改过自新,做守法公民。”

法庭教育环节,审判长掷地有声地讲到:“一棵大树需要数十年生长,却能在几分钟内被伐倒。滥伐林木不仅破坏生物栖息地,加剧水土流失,更会打破碳氧平衡,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这些看似简单的砍树行为,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威胁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法律红线不容触碰,任何破坏生态的行为都要付出沉重代价。希望被告人能够深刻吸取教训,也希望在场所有人能够以案为鉴,自警自醒,莫让无知和贪念,蒙蔽了双眼,触碰法律红线。”

一场庭审如同一本鲜活的法治教材,向所有旁听人员直观展现了触碰法律与生态红线的代价,为在场的每一个人敲响了“违法必惩、毁绿必究”的警钟。

庭审结束后,法院干警趁热打铁,以“法护万物生息 共筑绿色家园”为主题开展延伸普法,详细介绍了全国和防城区生态环境现状、破坏生态环境的法律责任,以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设立背景和重要意义,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系统性和全民性。

防城区法院干警带领防城港市第三中学学生参观防城港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随后,学生们走进法庭内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展厅,在生态环境资源主题展板前驻足聆听。法院干警通过真实案例和生动图文,呼吁大家从节约资源、爱护动植物、抵制破坏性行为等小事做起,自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监督者。

“原来一棵大树倒下会引发这么多连锁反应。”“法律与生态保护竟如此密不可分,以后我要更加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这场“沉浸式”的生态法治“公开课”,不仅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法治与环保的种子,更让生态保护意识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每个人的心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