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党建 > 正文

青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挺膺担当|辐射监测领域的“追光者”

2025年06月04日 19:26 来源:广西新闻网 通讯员 宋小岑 编辑:李勤虹

新闻眼青年强,则国家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始终关心关怀青年,高度重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五四青年节前,《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6日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
青年是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的生力军、突击队。自治区党委区直机关工委高度重视党的青年工作,推动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青年工作。各级团青组织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深入实施“壮美广西青春建功”行动,组织广大团员和青年积极参与、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展现了“第一方阵”青年排头兵的朝气和锐气。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八桂大地,发展澎湃,青春潮涌。区直广大青年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和殷殷期许,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主动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壮乡,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民族团结等各领域各方面争当排头兵,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书写了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挺膺担当的奋斗华章。
自治区党委区直机关工委联合广西云-广西日报推出“青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挺膺担当”系列宣传报道,集中展示新时代区直青年爱广西的赤诚之心、兴广西的奋斗之姿,激励引导广大青年持续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注入强劲青春动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

以青春丈量核安全防线,用创新破解辐射监测密码,34岁的刘鳗卿是广西辐射环境监测领域首位“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2014年,她从四川大学毕业后,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以下简称广西辐射站)工作。从业十一载,她手握9项国家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领衔建立多项放射性核素检测标准,在守护祖国南疆生态环境安全的征程上写就新时代青年答卷。

刘鳗卿认真做分析实验。受访者供图

勤勉深耕,铺就专业登峰之途

初入广西辐射站,面对全然陌生且错综复杂的工作环境,刘鳗卿感到压力很大,但化学专业出身的她对实验工作非常热爱。当时,单位的放射化学分析工作正处于技术革新的关键时期,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引入,然而相关资料匮乏,培训资源有限,每前进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她迅速投入各项实验分析工作,开启了辐射监测钻研之旅。

“每份数据皆是辐射密码,每次实验均为专业探索。”刘鳗卿将校园的严谨学风融入辐射监测工作:千次尝试练就分析“精准巧手”,百篇文献研出技术“独门秘籍”,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为实验流程带来了全新优化。

2014年,广西辐射站启动环境样品中钋-210、铅-210放射化学分析项目,刘鳗卿主动请缨担任分析项目负责人。为了建立分析方法,她整日泡在实验室。那段时间,她几乎把所有能找到的相关标准和论文都看了个遍,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反复摸索实验条件。遇到难题,她便虚心请教站内经验丰富的前辈及业内专家。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摸索,她成功建立了钋-210和铅-210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并精心编制了实验作业指导书。同时,她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研发了“自动过柱装置”和“自沉积装置”两项前处理装置,并申报实用新型专利。这些专利不仅在站内得到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实验效率,还吸引了其他辐射监测机构前来交流学习,为行业技术革新提供了新思路。

“刘鳗卿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令人钦佩。”广西辐射环境监测站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卢颖表示,“她不仅具备超乎常人的耐心与细致,更展现出迎难而上的坚韧品格。这种通过点滴积累攻克技术难关的奋斗姿态,为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学习典范。”

精研细护,筑牢辐射安全壁垒

广西辐射站承担着保障广西核与辐射安全的重任,身为实验室放射化学分析技术骨干,刘鳗卿先后负责了钋-210、铅-210、总α、总β、氚、碳-14、锶-90、铯-137等多个分析项目;每年负责编制广西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广西辐射环境质量报告、国家重点监管核与辐射设施监督性监测报告(广西)等二十多个项目材料,这些成果为辐射环境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2022年的广西北部湾海域放射性水平现状调查项目中,面对紧迫的时间和繁重的任务,刘鳗卿主动担当,高效完成100多批次海水、沉积物和海洋生物样品中氚、锶-90等关键核素的实验室分析工作,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完成,为北部湾海洋环境质量评估和放射性核素迁移行为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刘鳗卿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从不抱怨,反而以更加细腻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同事。”项目负责人、广西辐射站辐射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花珑说,“她带领技术人员攻破放化实验技术瓶颈,保证了监测数据及时、准确、高效,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项目调查成果为广西北部湾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助力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与保护政策。

刘鳗卿多次投身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演习。在“神盾-2021”国家核应急演习暨“红沙-2021”广西核应急联合演习中,她负责关键的放射化学分析工作。“演习就是实战,每一个数据都影响到应急指挥的决策,关乎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刘鳗卿在演习中全神贯注,严谨操作,凭借扎实的实验室分析能力,及时高效提供监测数据,确保了演习的顺利进行。

多年来,刘鳗卿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党员,她所在的工作岗位被树为党员示范岗。她先后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及1项软件著作权登记,成为单位的技术中坚力量。

用心蓄势,赛场展现巾帼风姿

2024年初,刘鳗卿迎来了自治区和全国大比武的选拔挑战。在备赛的几个月里,刘鳗卿全身心地投入理论知识复习和实验室操作强化训练中,带动团队共同进步。数月苦学筑牢理论“坚实根基”,百回实操练就技能“过硬本领”,让她成为比武赛场上耀眼的明星。

2024年7月,广西生态环境监测执法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中,刘鳗卿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技能发挥,一举夺得辐射监测专项比武一等奖(放射化学组个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随后,她又代表广西参加全国辐射专项大比武。为了能在全国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刘鳗卿投入到更为严苛的集训之中。在日复一日的实验练习中,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对实验流程进行持续优化,力求做到精准无误。全国大比武的竞赛标准极高,且竞赛时间紧张,每一个步骤都要争分夺秒。依靠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刘鳗卿最终在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辐射专项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一等奖(个人第三名),她所在的团体夺得全国辐射监测专项比武团体二等奖(团体第三名)。

作为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的践行者,刘鳗卿以扎实的专业技能、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技术素养,带动周围的同事们比学赶超,以实干业绩为守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谱写出当代青年的奋斗华章,成为绽放在辐射监测领域的铿锵玫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