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经济 · 生活 > 乡村 > 正文 |
羡煞! 神仙眷侣冠斑犀鸟相濡以沫 |
2025年06月10日 17:46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曹丽媛 |
近日,广西西大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传来佳音: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监测表明,珍稀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冠斑犀鸟均已步入繁殖佳期,其种群数量的稳步增长指日可待。 冠斑犀鸟也被誉为“爱情鸟”:它们终生坚守一夫一妻制,对伴侣忠诚不渝,每年都会选择在同一处树洞或悬壁上筑巢繁育后代,极少更换筑巢地点,它们用“爱情”与“忠贞”守护着属于它们的温馨家园。 记者 刘琴 实习生 史之龙 剪辑制作 在每年5月—8月的冠斑犀鸟繁殖季,它们的繁殖行为更是将“相濡以沫”彰显得淋漓尽致。犀鸟夫妇在构筑爱巢之后,雌鸟会进入巢洞产下它们爱情的“结晶”,并在雄鸟的帮助下用泥土封闭巢穴洞口,仅留一小孔供雄鸟投喂食物和雌鸟排出垃圾粪便。从此至育雏期结束前,雌鸟及随后孵化的幼鸟所需全靠雄鸟外出觅食养育,100余天漫长的繁殖期,冠斑犀鸟夫妇用耐心的坚守与相互扶持共同孵卵和育雏,为它们犀鸟宝宝的诞生与成长呕心沥血。 监测数据表明,冠斑犀鸟在选择筑巢地点和树种上有着明显的偏好。在西大明山保护区内,有的冠斑犀鸟夫妇会挑选高耸的望天树、酸枣树、秋枫树、龙眼树等高大乔木树种,利用其天然的树洞搭建“爱巢”来繁衍后代。此外,在一些喀斯特地貌的天然崖壁洞穴,也常见冠斑犀鸟的巢穴。这些多样化的筑巢地点,不仅为它们的繁衍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也展示了它们对环境的卓越适应力。 一只衔食的冠斑犀鸟。西大明山保护区供图 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为了更详细地记录冠斑犀鸟的繁殖过程,常年在冠斑犀鸟不同类型的巢穴外安放了红外自动监测记录仪,同时辅助人为监测等技术手段,详细拍摄记录到了在不同地点的影像资料。在这些视频中,可以观察到冠斑犀鸟夫妇间的默契配合,雄鸟辛勤觅食,雌鸟安心孵卵,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这些珍贵的视频资料不仅记录了冠斑犀鸟的繁殖历程,也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它们独特的爱情与繁衍方式。 如今,随着西大明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和保护管理工作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冠斑犀鸟选择在保护区内栖息繁衍。它们的故事,成为了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例证,也使人们对这片保护区的未来充满憧憬。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